查看原文
其他

【每日讀本書•万历十五年】对当代中国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经典之作!及《中国大历史》《大历史不会萎缩》

2016-12-26 讀書君 每日读本书

这是 每日讀本書 的第166本书

万历十五年

豆瓣评分8.9

5万+人评价

因为所谓“自己”,不过是一种观念,不能作为一种物质,可以囤积保存。生命的意义,也无非是用来表示对他人的关心。只有做到这一点,它才有永久的价值。这种理想与印度的婆罗门教和佛教的教义相近。印度的思想家认为“自己”是一种幻影,真正存在于人世间的,只有无数的因果循环。儒家的学说指出,一个人必须不断地和外界接触,离开了这接触,这个人就等于一张白纸。在接触中间,他可能表现自私,也可能去绝自私而克臻于仁。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每早七点 15分钟 阅读一本书】


推  荐


  1,畅销经典:这是一部打开中国人视野的经典之作,被誉为 “像一道匕首,撕开了由意识形态统治历史写作的铁幕”。自从1982年中文初版本问世,至今32年口碑相传,各种版本累计有90次印刷,畅销已逾130万册!

  2,口碑见证:史景迁、牟复礼、杨联陞、刘志琴、陈学霖、赵世瑜、朱学勤、杨念群、江晓原、萧功秦、商传、樊树志、毛佩琦、厄普代克、王小波、王朔、谢冕、易中天、吴思等国内外众多名家一致推荐!主流网店五星图书!各类媒体推荐书单榜上有名!

  3,全新版本:经典版是黄仁宇名作《万历十五年》的新中文版本。全书统一校订文字,增收黄仁宇《1619年的辽东战役》等四篇文章,精选黑白和彩色历史图片以及黄仁宇相片、手迹等40多幅,图文相得益彰,并采用布面精装装帧形式,便于收藏、鉴赏,为《万历十五年》截至目前内容完善、丰富的版本。

  4,赠品:特别附赠《经典的历程》,揭秘《万历十五年》中文版传奇之旅。在别册中,除了本书出版纪事外,既有初版老编审细细讲述《万历十五年》出版背后的故事,也有新版编辑勾勒《万历十五年》经历三十年毁誉的过程,同时探讨阅读本书的种种角度,让我们更加容易读懂《万历十五年》,理解国情与世事。


内容简介


  这是黄仁宇名作《万历十五年》的新中文版本:经典版。经典版统一校订全书文字,增收黄仁宇《1619年的辽东战役》等数篇文章,精选黑白和彩色历史图片以及黄仁宇相片、手迹等40多幅,图文相得益彰,采用布面精装形式,为《万历十五年》截至目前内容完善、丰富的版本。随经典版特别附赠《经典的历程》,揭秘本书中文版传奇故事。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在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本书英文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American Book Awards)历史类好书的提名;中文本问世后,获得如潮好评,成为众多作家、学者、企业家、高校师生的案头必备书,并入选《新周刊》和《书城》“改革开放20年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20本书”等。另有日文、法文、德文等版本。

  《万历十五年(经典版)》畅销中文阅读界30多年,是高校师生以及企业家、作家、学者、艺术家、新闻记者和官员等社会各界人士常读常新的经典作品,频频出现于历年报刊杂志的阅读推荐榜单,斩获诸多荣誉:

  《新周刊》《书城》“改革开放20年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20本书”

  第九届深圳读书月“30年30本书”

  2009年搜狐网“读本好书”经典好书奖

  《东莞日报》“影响新时代的60本书”


  南京大学百名教授推荐“十大好书”

  湖南首届“读书月”社区推荐书目

  ……


作者简介


  黄仁宇(1918-2000),湖南长沙人,早年辗转于求学、从军之途,曾梦想成为中国的拿破仑,然而时代却不允许有这样的机缘;其后赴美研习历史,于一番逼仄煎熬之中提出大历史观,主张要“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历史”,而不能简单地以道德评价笼罩一切。世间少了一个拿破仑,却多了一个以其睿智打开人们视野的历史学家。

  代表作有《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他传奇性的一生以及大历史观的由来详见自传《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


精彩书评


  无论是作为历史著作,还是作为文学作品,这本书都堪称杰作。

  ——杨联陞(历史学家)


  “欣赏”这个词不能形容我对黄仁宇的崇敬。

  ——易中天(学者)


  黄仁宇先生对明朝末期一个年份的聚焦,使读者深切感受到了那时中国官僚阶层的运作方式。……我有把握相信,这本著作将有助于全面理解现代中国的历史。

  ——L.卡林顿·富路特(历史学家)


  黄仁宇的书并不是一般的历史著作,也不只是给学者专家写的。而是写给大多数的中国人看的,时代感特别强,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高王凌(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


  黄仁宇写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在二十年前就开始影响我整个的思想以及能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当我们观察身边周遭组织里的这些人,从他们日常的做法、想法、看法当中,可以看到企业未来的兴衰,从而培养出一种对未来的洞察力。读透这本书,我用了二十年时间,读了五遍。

  ——曾文祺(明基电通公司中国营销部总经理)


  这是一部出色的作品;有关中国人过去和现在的许多问题,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如果你有意同中国发展贸易,(这本书)将对你大有益处。

  ——史洛利·布洛特(美国心理学家)


  这本书改变了我对历史书、对历史的看法。……《万历十五年》像一扇窗,打开了我的视野。

  ——王朔(作家)


  《万历十五年》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的前辈——古时候的读书人,或者叫作儒生们——是怎样作人做事的。……《万历十五年》是今日之鉴,尤其是人文知识分子之鉴,我希望他们读过此书之后,收拾起胸中的狂妄之气,在书斋里发现粗浅原则的热情会有所降低,把这些原则套在国家头上的热情也会降低。

  ——王小波(作家)


  《万历十五年》尽管是一部严谨的学术作品,但却具有卡夫卡小说《长城》那样的超现实主义的梦幻色彩。

  ——厄普代克(美国作家)


  它是我学习撰写学术文本的入门书。……它象一盏指路明灯,让我看到,学术文本其实还可以这样写!这坚定了我选择学术生涯的信心。

  ——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教授)


书评:单一意识形态治国之困局


张居正试图搞经济体制改革,申时行试图建立和谐社会,海瑞试图保持执政意识形态集团先进性,戚继光试图实现国防现代化,而他们全部失败了。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赖以生存的体制,是一个要求单纯,固定,永不变更的体制,这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体制,以一个至高无上的意识形态为基础,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朝廷的稳定、王位的安全是这种体制着眼的重点。一切行为的最后准则是意识形态所衍生出的一整套体系,以思想行动上的一致来保证整个体制可以依靠简单的一腔热血与几点原则就可以运作,这样的体制只能要求单一化,平均化,同质化,只能有单纯的思想,而绝不能出现脱离终极意识形态,甚至怀疑这一意识形态的行为出现,这也就直接引致了李贽的悲剧。意识形态提倡操守,提倡精神追求,不计较个人私利,讲求奉献和牺牲,鄙夷物质利益。这样,官员们过简单朴素的生活也成为必需,只能用精神力量补助着体制上的欠周全。牺牲局部保全整体稳定,牺牲公平保证效率,以计划代替现实操作,以预测代替评估,如此种种。然而,意识形态要依赖人去实行,人总要追求更好的生活,总要有各种各样的缺失。但意识形态至阳至刚,浩然正气,根本不考虑这些。以终极目标放在现实之中,只好去打折扣。因为在意识形态之中,没有“私”的存在,也没有“阴”的一面。这样又回到万历所面对的最初的问题,为了这个基于完美条件而设计的体制能够在现实层面上运作,就必须打折扣,就必须冠冕堂皇,说一套做一套,就必须虚伪到底。所以才有戚继光给张居正送礼的景象出现。


单一意识形态体制所造成的困局还表现在,它不能承认自己自己存在问题,因为怀疑终极价值,就等于怀疑一切的基础。如此往复,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执行者想到的第一个答案必然是掩盖之。在这个体制之下,因为终极价值理论上的不可怀疑和体制事实上的漏洞百出,整个体制事实上已经沦为一个形式:人人都在用阳的一面,也就是终极价值来掩盖自己的阴的一面,也就是个人私利。当社会日趋参差多态之时,体制所要求的单一化,同质化已就不能做到,整齐划一的集体开始崩解,由己及人的行为方式已经进入死胡同,其必然碰壁。当现实基础严重脱离体制时,体制又不能自我否定,只好强行将现实拉回原初的设定状态。但是构成体制本身的官僚阶层自身已经发生了改变,其行为也有所偏差,最后的结局必然是体制的分崩离析,这便是海瑞与申行时的困局。(文/五花王


书评:我们怎么读《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畅销二十余年的经典之作。

    

  黄仁宇的叙述恣肆雍容,很多人读这本书,就会陷进去,因而产生神龙不见首尾的感觉。

    

  在看这本书的同时,其实可以先看黄的另外一本书:《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这本书出版于1974年,研究明代的政府财政问题,通过细致梳理,指出明代财政只是注重形式上的整齐,政策的实施全赖当局自上而下施压,官僚体制和一般民众之间缺乏法律和经济的联系,无法确保实施一套有效的税收体制,从而揭示帝制中国的某些鲜明特点。

    

  这本书是《万历十五年》的奠基石。明了这本书的主题,当有助于《万》的理解。当然,这是一部财政专书,看起来有一定难度。

    

  那么,还可以通过另一本书来体会《万》书的精髓所在,这就是黄仁宇的回忆录:《黄河青山》。

    

  在回忆录里,黄仁宇结合自己的奇特经历,详细叙述了大历史观之所以产生的原因和观点。了解这些,读起《万历十五年》来当有更深切的体会。

    

  由于讲的是万历年间的史事,很多人都把《万历十五年》当作一本历史书来读。其实,这本书不仅仅只有这一种读法。

    

  黄仁宇本人曾这样解释他的历史观的来源:“大历史观不是单独在书本上可以看到的,尤其不仅是个人的聪明才智可以领悟获得的。我的经验,是几十年遍游各地,听到不同的解说,再因为生活的折磨和煎逼,才体现出来的。”因此这本书不是一个书斋学者所写出来的作品,而是融入了作者本人奇特经历和深刻感受的作品。

    

  在这样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东西,心理学上的,政治学上,组织学上的,管理学上的,很多现象和道理都可以触类旁通。

    

  实际上,也有不少人从独特的角度来读这本书。比如,美国心理学家普尼克曾指出:“这是一部出色的作品,有关中国人过去和现在的许多问题,你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黄仁宇在书中一以贯之的观点是,帝制中国的弊病就是以道德代替法制,人们往往凭借私人关系来弥补制度之不足。这其实就是中国人讲究人情的背景所在,从这里面就可以反映出很多心理学上的探究。这也就是普尼克所指的意义。

    

  该书中文初版的责编傅璇琮也曾表示:“这本书的撰写,确实拓新了我们看待历史、观察社会的眼光。”我想,读这本书,培养自己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也许其意义会更大。

    

  明基电通公司中国营销部总经理曾文祺撰文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当我们观察身边周遭组织里的这些人,从他们日常的做法、想法、看法当中,可以看到企业未来的兴衰,从而培养出一种对未来的洞察力。读透这本书,我用了二十年时间,读了五遍。”

    

  这是从组织学上来看待这本书。根据组织学原理,一个组织成立后,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组织气氛。成长性氛围强,这个组织将蒸蒸日上,不断强大;非成长性氛围强,成员的成长愿望受挫,这个组织将日渐衰弱,直至解体。随着时间推移,一个组织越是庞大,将不可避免遭遇“组织绝症”,表现之一就是对环境的过度适应,而导致无法应变。

    

  很明显,如果把明王朝当作一个组织的话,在它开国时期,是蒸蒸日上的,文臣武将云集,个个能发挥才干,成长性极强,应变能力也强。而到了明后期,越来越压抑个人欲望,文官政治越来越烂熟,最终导致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叛乱、异族的兴起。读这本书,也能对企业领导人有很大的启示。

    

   也许,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读法,每一个人都能读出自己的《万历十五年》。(文/西丰客人


精彩书摘


  午朝谣言引起的骚动

  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论干支则为丁亥,属猪。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纵是气候有点反常,夏季北京缺雨,五六月间时疫流行,旱情延及山东,南直隶却又因降雨过多而患水,入秋之后山西又有地震,但这种小灾小患,以我国幅员之大,似乎年年在所不免。只要小事未曾酿成大灾,也就无关宏旨。总之,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

  既然如此,著者又何以把《万历十五年》题作书名来写这样一本专著呢?

  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当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由于表面看来是末端小节,我们的论述也无妨从小事开始。

  这一年阳历的3月2日,北京城内街道两边的冰雪尚未解冻。天气虽然不算酷寒,但树枝还没有发芽,不是户外活动的良好季节。然而在当日的午餐时分,大街上却熙熙攘攘。原来是消息传来,皇帝陛下要举行午朝大典,文武百官不敢怠慢,立即奔赴皇城。乘轿的高级官员,还有机会在轿中整理冠带;徒步的低级官员,从六部衙门到皇城,路程逾一里有半,抵达时喘息未定,也就顾不得再在外表上细加整饰了。

  站在大明门前守卫的禁卫军,事先没有接到有关的命令,但看到大批盛装的官员来临,也就以为确系举行大典,因而未加询问。进大明门即为皇城。文武百官看到端门午门之前气氛平静,城楼上下也无朝会的迹象,既无几案,站队点名的御史和御前侍卫“大汉将军”也不见踪影,不免心中揣测,互相询问:所谓午朝是否讹传?

  近侍宦官宣布了确切消息,皇帝陛下并未召集午朝,官员们也就相继退散。惊魂既定,这空穴来风的午朝事件不免成为交谈议论的话题:这谣传从何而来,全体官员数以千计而均受骗上当,实在令人大惑不解。

  对于这一颇带戏剧性的事件,万历皇帝本来大可付诸一笑。但一经考虑到此事有损朝廷体统,他就决定不能等闲视之。就在官员们交谈议论之际,一道圣旨已由执掌文书的宦官传到内阁,大意是:今日午间之事,实与礼部及鸿胪寺职责攸关。礼部掌拟具仪注,鸿胪寺掌领督演习。该二衙门明知午朝大典已经多年未曾举行,决无在仪注未备之时,仓猝传唤百官之理。是以其他衙门既已以讹传误,该二衙门自当立即阻止。既未阻止,即系玩忽职守,着从尚书、寺卿以下官员各罚俸两月,并仍须查明究系何人首先讹传具奏。

  礼部的调查毫无结果,于是只能回奏:当时众口相传,首先讹传者无法查明。为了使这些昏昏然的官员知所儆戒,皇帝把罚俸的范围由礼部、鸿胪寺扩大到了全部在京供职的官员。

  由于工作不能尽职或者奏事言辞不妥,触怒圣心,对几个官员作罚俸的处分,本来是极为平常的事。但这次处罚竟及于全部京官,实在是前所未有的严峻。本朝官俸微薄,京城中高级官员的豪华生活,决非区区法定的俸银所能维持。如各部尚书的官阶为正二品,全年的俸银只有一百五十二两。他们的收入主要依靠地方官的馈赠,各省的总督巡抚所送的礼金或礼品,往往一次即可相当于十倍的年俸。这种情况自然早在圣明的洞鉴之中,传旨罚俸,或许正是考虑到此辈并不赖官俸为生而以示薄惩。但对多数低级官员来说,被罚俸两月,就会感到拮据,甚至付不出必要的家庭开支了。

  按照传统观念,皇帝的意旨总是绝对公允的,圣旨既下,就不再允许有任何的非议。这一事件,也难怪万历皇帝圣心震怒。从皇帝到臣僚都彼此心照,朝廷上的政事千头万绪,而其要点则不出于礼仪和人事两项。仅以礼仪而言,它体现了尊卑等级并维护了国家体制。我们的帝国,以文人管理为数至千万、万万的农民,如果对全部实际问题都要在朝廷上和盘托出,拿来检讨分析,自然是办不到的。所以我们的祖先就抓住了礼仪这个要点,要求大小官员按部就班,上下有序,以此作为全国的榜样。现在全体京官自相惊扰,狼奔豕突,实在是不成体统。

  万历皇帝是熟悉各种礼仪的君主。1587年3月,他已年满二十三,进入二十四,登上皇帝的宝座也快有十五年了。他自然会清楚记得,在他八岁那一年的冬天,他的父亲隆庆皇帝为他举行了象征成为成人的冠礼。他被引导进入殿前特设的帷帐里,按照礼仪的规定更换衣冠服饰,前后三次都以不同的装束出现于大庭广众之中。既出帷帐,他就手持玉圭,被引导行礼,并用特设的酒杯饮酒。全部节目都有礼官的唱导和音乐伴奏,所需的时间接近半天。第二天,他又被引导出来坐在殿前,以最庄重的姿态接受了百官的庆贺。

  几个月之后,隆庆皇帝龙驭上宾。这位刚刚九岁的皇太子,就穿着丧服接见了臣僚。按照传统的“劝进”程式,全部官员以最恳切的辞藻请求皇太子即皇帝位。头两次的请求都被皇太子拒绝,因为父皇刚刚驾崩,自己的哀恸无法节制,哪里有心情去想到个人名位?到第三次,他才以群臣所说的应当以社稷为重作为理由,勉如所请。这一番推辞和接受的过程,有条不紊,有如经过预习。

  既然登上皇帝的宝座,他就必须对各种礼仪照章办理。在过去的十五年,他曾经祭天地,祀祖庙,庆元旦,赏端阳。他接见外国使臣和解职退休、著有勋劳的官员耆老。他还曾检阅军队,颁发战旗,并在一次战役获得胜利以后接受“献俘”。这种献俘仪式极为严肃而令人悚惧。皇帝的御座设在午门城楼上,他端坐其中,俯视着下面花岗石广场上发生的一切。他的两旁站立着有爵位的高级军官,还有许多被称为“大汉将军”的身材魁伟的御前侍卫。在广场上大批官员的注视下,俘虏被牵着进来,手脚戴有镣铐,一块开有圆孔的红布穿过头颅,遮胸盖背,被吆喝着正对午门下跪。这时,刑部尚书趋步向前,站定,然后大声朗读各个俘虏触犯天地、危害人类的罪行。读毕他又宣布,这些罪人法无可逭,请皇上批准依律押赴市曹斩首示众。皇帝答复说:“拿去!”他的天语纶音为近旁的高级武官二人传达下来,二人传四人,而后八人、十六人、三十二人相次联声传喝,最后大汉将军三百二十人以最大的肺活量齐声高喝“拿去”,声震屋瓦,旁观者无不为之动容。

  ……


前言/序言


  我们该怎样读《万历十五年》

  徐卫东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畅销三十余年的经典之作。

  黄仁宇的叙述恣肆雍容,很多人读这本书,就会陷进去,因而产生神龙不见首尾的感觉。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其实可以先看黄的另外一本书:《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这本书出版于1974年,研究明代的政府财政问题,通过细致梳理,指出明代财政只是注重形式上的整齐,政策的实施全赖政府当局自上而下施压,官僚体制和一般民众之间缺乏法律和经济的联系,无法确保实施一套有效的税收体制,从而揭示帝制中国的某些鲜明特点。

  这本书是《万历十五年》的奠基石。明了这本书的主题,当有助于对《万》书的理解。当然,这是一部财政专书,看起来有一定难度。

  那么,还可以通过另一本书来体会《万》书的精髓所在,这就是黄仁宇的回忆录:《黄河青山》。在回忆录里,黄仁宇结合自己的奇特经历,详细叙述了大历史观之所以产生的原因和观点。了解这些,读起《万历十五年》来当有更深切的体会。

  由于讲的是万历年间的史事,很多人都把《万历十五年》当作一本历史书来读。其实,这本书不仅仅只有这一种读法。

  黄仁宇本人曾这样解释他的历史观的来源:“大历史观不是单独在书本上可以看到的,尤其不仅是个人的聪明才智可以领悟获得的。我的经验,是几十年遍游各地,听到不同的解说,再因为生活的折磨和煎逼,才体现出来的。”因此这本书不是一个书斋学者所写出来的作品,而是融入了作者本人奇特经历和深刻感受的作品。

  在这样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东西,心理学上的,政治学上,组织学上的,管理学上的,很多现象和道理都可以触类旁通。

  实际上,也有不少人从独特的角度来读这本书。比如,美国心理学家史洛利·布洛特曾指出:“这是一部出色的作品,有关中国人过去和现在的许多问题,你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黄仁宇在书中一以贯之的观点是,帝制中国的弊病就是以道德代替法律,人们往往凭借私人关系来弥补制度之不足。这其实就是中国人讲究人情的背景所在,从这里面就可以反映出很多心理学上的探究。这也就是布洛特所指的意义。

  《万》初版编辑傅璇琮也曾表示:“这本书的撰写,确实拓新了我们看待历史、观察社会的眼光。”我想,读这本书,培养自己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也许其意义会更大。

  明基电通公司中国营销部总经理曾文祺撰文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当我们观察身边周遭组织里的这些人,从他们日常的做法、想法、看法当中,可以看到企业未来的兴衰,从而培养出一种对未来的洞察力。读透这本书,我用了二十年时间,读了五遍。”

  这是从组织学上来看待这本书。根据组织学原理,一个组织成立后,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组织气氛。成长性氛围强,这个组织将蒸蒸日上,不断强大;非成长性氛围强,成员的成长愿望受挫,这个组织将日渐衰弱,直至解体。随着时间推移,一个组织越是庞大,将不可避免遭遇“组织绝症”,表现之一就是对环境的过度适应,而导致无法应变。

  很明显,如果把明王朝当作一个组织的话,在它开国时期,是蒸蒸日上的,文臣武将云集,个个能发挥才干,成长性极强,应变能力也强。而到了明代后期,越来越压抑个人欲望,文官政治越来越烂熟,最终导致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叛乱、异族的兴起。读这本书,也能对企业管理者有很大的启示。

  也许,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读法,每一个人都能读出自己的《万历十五年》。



《中国大历史》

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从一个闭关自守中世纪的国家蜕变而为一个现代国家。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常使初学者不得其门而入。作者倡导“大历史”(macro-history),主张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纳领,然后在与欧美史比较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国过去150年内经过人类历史上规模一次革命,从一个闭关自守中世纪的国家蜕变而为一个现代国家,影响到10亿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与衣食住行,其情形不容许我们用寻常尺度衡量。


《大历史不会萎缩》

推荐

  1、《大历史不会萎缩》为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的文集。黄仁宇及其提倡的“大历史观”在史学界影响深远,代表作《万历十五年》畅销20余年,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影响及于史学界之外的非专业读者。

  2、此版根据台湾版本重新修订,在前版的基础上增补了《个人经验与历史》以及有关蒋介石和其他主题的数篇重要文章。

  3、《大历史不会萎缩》本书中,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通过中外的历史对比,结合自身的经历,重新审视中国现代的历程,对其中的事件、人物进行了重新解释与评价,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观点的新视角。

  4、本书中,黄仁宇以“大历史”的观点,对古代、近代的部分人物、事件,乃至当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一国两制等进行了重新阐释,展现了“大历史”在今时今日的意义。


内容简介

  《大历史不会萎缩》搜集了黄仁宇生前发表的多篇文章,包括论文、演讲、访谈、时论等形式。是对他所提倡的“大历史观”的进一步阐释与研究上的具体应用。在前版的基础上增补了《个人经验与历史》以及有关蒋介石和其他主题的数篇重要文章。

  作者从数百年前着眼,通过与英国、荷兰等国家之间的比较,指出中国要从中世纪进入现代社会,与其他国家所经过类似之程序大致相同:需要创造高层机构,翻转低层机构,并重新厘定上下间法制性的联系。中国近现代的人物、政党、事件即在中间发挥了相应的作用。

  作者认为,“中国的长期革命,旨在一百年之内将中国社会向前推进三百年。”这全部经过,由 “公众之志愿”所促成,而非领导人物独断,而且领导人物自己往往做了执行历史发展之工具。因之,我们在看历史时,要注重事实后面的非人身因素,而非止于道德上的评断。

  除此以外,作者还从“大历史”的角度,对古代、近代的部分人物、事件,乃至当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一国两制等进行了重新阐释,展现了“大历史”在今时今日的意义。




如果你认为世界不够好

可能是因为书看得还不够多


今日推送                 《万历十五年

电子书价      ¥4.99(原价¥59.00))

纸质图书          ¥44.30(原价¥59.00)

作者其它作品

《中国大历史

电子书价       ¥2.99(原价¥28.00)

纸质图书  ¥20.80(原价¥28.00)

《历史不会萎缩

电子书价       ¥4.99(原价¥58.00)

纸质图书  ¥43.50(原价¥58.00)




查看/购买 电子书(1)



查看/购买 纸质图书


点击关注,加入每天读一本书计划




  ✍读书是一种思考与认知,它并不能为你带来直接的财富提升,却能有助于你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这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以下是"每日讀本書"已推荐图书

政治的人生|绝望锻炼了我|曾国藩|平凡的世界|解忧杂货店|霸王别姬|我们仨|追风筝的人|偷影子的人|偷书贼 |岛上书店|曹文轩安徒生奖作品集|皮囊 |史蒂夫·乔布斯传|活着、第七天、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兄弟|无声告白|月亮和六便士|先上讣告 后上天堂|查令十字街84号|摆渡人|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一个人的朝圣|余罪|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林徽因传: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活着为了讲述|看见|人间失格|谁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麦田里的守望者|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自控力|野蛮生长、伟大是熬出来的、理想丰满|苏东坡传|苏菲的世界|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我留在你身边|乡关何处、身边的江湖|解密暗算、风声|毛泽东传|1984、动物庄园|阿弥陀佛么么哒、乖,摸摸头、他们最幸福|三体、球状闪电、超新星纪元|中国为什么有前途、迷茫时代的明白人、成大事者不纠结|悟空传、西游日记|目送、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狼图腾|沧浪之水、活着之上|我所理解的生活、三重门、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青春|蒋介石传|尘埃落定、空山、瞻对·终于融化的铁疙瘩|遇见未知的自己|大国崛起|非暴力沟通|邓小平时代|少有人走的路|激荡三十年、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了不起的盖茨比|如何阅读一本书、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富兰克林自传|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朝圣|我们台湾这些年、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我的名字叫红、我脑袋里的怪东西|纸牌屋|胡适自传:四十自述|此生未完成、西藏生死书|白话、幸福了吗?、痛并快乐着|肖申克的救赎|精进|我的奋斗:罗永浩传、生命不息·折腾不止|围城|我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啊、我讲个故事,你可别当真啊|阿甘正传、阿甘后传|大数据时代|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自私的基因|失控、科技想要什么、必然|嫌疑人X的献身|万物简史|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边城|瓦尔登湖|思考,快与慢|朗读者|天才之为责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生活在别处、庆祝无意义|把时间当作朋友|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麻雀|知行合一王阳明、传习录|在路上、达摩流浪者、垮掉的一代|萤火虫小巷|人生不设限、爱情不设限、永不止步、谁都不敢欺负你|白鹿原|褚时健传|世界上的另一个你|孤独是生命的礼物|最好的告别、医生的修炼、医生的精进、清单革命|入殓师|扎克伯格的商业秘密:社交的本质|红岩|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前、爱在午夜降临前|李安传|背包十年、我们为什么旅行|看不见的城市|孤独六讲、生活十讲、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我不喜欢这世界,我只喜欢你|影响力|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全球通史|这些人,那些事|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遥远的救世主(天道电视剧原著)、天幕红尘|活法、干法、人为什么活着|鲍勃·迪伦传、他是谁? 探寻真实的迪伦、沿着公路直行|蛙、丰乳肥臀、生死疲劳|局外人、鼠疫、西西弗斯的神话|二手时间|暗店街、青春咖啡馆、八月的星期天|千只鹤、雪国、古都、伊豆的舞女|拖延心理学|学会提问、走出思维的误区|伪装者|习惯的力量|鞋狗|断舍离、清明上河图密码1+2+3、人皮论语|你从未真正拼过|最好的我们、你好旧时光、暗恋橘生淮南、被偷走的那五年|中国人史纲|当幸福来敲门|野心优雅:任志强回忆录|24个比利|玛格丽特小镇|重口味心理学1+2+3|罗生门|向前一步|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学习之道|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教父1+2+3|奇特的一生|万小时天才理论|异类、引爆点、逆转、眨眼之间、大开眼界|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离开前请叫醒我、我想和你在一起、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小岛经济学:鱼、美元和经济的故事|杜月笙传|明朝那些事儿|好吗好的|不畏将来·不念过去|如果蜗牛有爱情、美人为馅、他来了,请闭眼、你和我的倾城时光|黄西传:黄瓜的黄,西瓜的西|源氏物语|斯坦福极简经济学|万万没想到、智识分子:做个复杂的现代人|老人与海|史玉柱自述:我的营销心得|杀死一只知更鸟|巨婴国、为何爱会伤人、为何家会伤人、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刻意练习、练习的心态|法医秦明系:第十一根手指、尸语者、无声的证词、清道夫、幸存者|随遇而安者|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大历史不会萎缩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1折 购买"推荐图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